〔記者詹士弘/雲林報導〕緊鄰山區的林內鄉林南村猴群出沒,九成的龍眼都給猴子「收成」,讓地方特產「龍眼乾」幾乎要停產,為了讓柴燒烘焙龍眼乾的技術能夠傳承,林南社區召集新生代向老前輩前見習烘龍眼乾,要讓古早味龍眼乾代代相傳。
林南社區理事長陳世卿表示,以前一戶人家就能烘上萬斤的龍眼乾,現在整合全村之力,也採不到萬斤龍眼,社區原本有十六個龍眼乾灶,因人口老化及龍眼產量大減,只剩五到六個還運作,由於龍眼都給猴子吃了,還得向外買龍眼才能湊足一次烘培的龍眼量。
「再不努力傳承,烘龍眼乾技術恐失傳。」陳世卿邀來社區的小朋友及新生代參與採龍眼、烘焙龍眼,讓年輕的力量從遊戲中學習技術,希望讓林南村烘焙龍眼乾的火種可以年年點燃。
「烘焙龍眼乾得花四天三夜,所燒的木材一定得用龍眼木,才能烘焙出最道地的味道。」村內的耆老強調,用機械烘培的龍眼乾,風味遠不如用龍眼木小火慢燻,每隔數小時就要幫龍眼「翻身」所烘培出的「古早味」。
林內鄉長張維崢表示,林內的湖本、林南、林北、九芎都有烘焙龍眼乾的傳統,其中林南村產量較多,柴燒龍眼的香氣是林南社區特有的味道,社區近年積極讓小朋友參與柴燒龍眼製作過程,希望將柴燒龍眼的古早味代代相傳。
-
傳統手法烘焙龍眼乾,得花上4天3夜時間。(記者詹士弘攝)
報導來源:自由時報【原文網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