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11名宜蘭頭城鎮下埔里耆老帶19名學員體驗飯棧製作。(圖/記者游芳男翻攝)
記者游芳男/宜蘭報導
2018年頭城搶孤活動停辦,傳承文化腳步卻能不停,蘭陽博物館8月17日至19日,舉辦飯棧製作體驗課程,宜蘭頭城鎮下埔里11名耆老,帶19名學員體驗孤棧製作,高15公尺的飯棧,最快20日將矗立在蘭博大廳讓大家見證民俗文化傳承成果。
蘭陽博物館表示,搶孤飯棧製作為搶孤活動的前置作業,2018年搶孤雖停辦,該館仍舉辦飯棧製作體驗,邀請11名下埔里耆老示範飯棧製作。
下埔里長林太源指出,傳統飯棧僅用竹子、藤條兩種材料,竹子共有3種,最硬的孟宗竹,用於支撐飯棧,再用桂竹作為骨架,而韌性佳的刺竹,則用在編紮飯棧。
因刺竹多在深山內,課程前,幾名耆老得先上山尋找刺竹,與地主談妥後再砍劈下山,編紮骨架用的藤片,也有深山才找得到,為了準備課程,光材料的前置作業就耗時超過1週。
蘭陽博物館說,頭城搶孤民俗禁忌多,飯棧製作、搶孤內圈是「女人勿近」,不過體驗課程飯棧僅用於展示,並未使用於搶孤禁賽,為推廣搶孤文化,這次體驗課屏除習俗上的障礙,讓女生也能一起參與,東海大學歷史系大四生李一品,就是其中的女性學員。
李一品說,她是頭城人,從小到大就是看著搶孤祭典長大,過去女性無法參與其中,但體驗課程沒有民俗禁忌,才有機會見識飯棧的製作。因編紮藤條、竹子韌性高,需靠蠻力才能編得穩固,飯棧看起來很簡單,但細節卻不能馬虎,除了吸取耆老經驗及技巧,若要飯棧牢固,要使盡吃奶力氣。
報導來源:ETNEWS新聞雲【原文網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