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記者林曉雲/台北報導〕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,因受花蓮地震影響,教育部主辦世界母語日活動延到今天進行。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表示,全世界有6909種語言,近2千2百種瀕臨滅絕危境,一種語言代表一種文化,教育部特別在高雄、彰化、台北及台東舉辦4場營造友善母語環境的活動,透過學校課程及家庭學習,大力推動本土語言,且推廣科技產品用母語命名,讓年輕族群習慣使用母語,否則母語再不用就要淪為標本。主持人補充表示,臉書用閩南語稱呼可以叫「人面冊」。
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,台灣有6大語系,50多種母語,文化部力推國家語言發展法,1月送立法院,這個會期可望通過,營造母語友善環境,系列發展母語,母語是文化的一環。客委會和原民會亦由副主委到場。
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表示,為喚醒民眾重視台灣本土語言,積極落實本土語言生活化,進而達到促進各族群間彼此尊重、包容與互相欣賞之目的,邀集文化部、原住民族委員會、客家委員會共同以宣示性的聚焦儀式,一起轉動代表本土語言的轉輪,象徵全民一起推動本土語言,發揚台灣本土語言的傳承精神。
活動在松菸廣場舉辦,包括「本土語言表演活動」及「情境式本土語言體驗區」兩部分,本土語言表演活動包括大理國小帶來的客家親子話劇、台北市原住民族兒童暨少年合唱團表演等活動;本土語言體驗區則閩南語、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的闖關攤位等等。
-
世界母語日活動登場,台北市原住民族兒童暨少年合唱團帶來精彩表演,可愛的小朋友們很吸睛。(記者林曉雲攝)
-
世界母語日活動登場,現場攤位客家染體驗,小小朋友興緻高。(記者林曉雲攝)
報導來源:自由時報【原文網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