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道警察遭拖板車撞擊身亡,警車的安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,警政署承諾2019年將全面提升警車安全,將朝4顆以上安全氣囊的車款採購。
其實警車的安全性已非首次討論,曾有一名剛畢業的年輕警察以警車押解嫌犯時,被嫌犯從後座刺殺身亡,讓警政署重新思考如何增強警車安全。
● 2008年 一名通緝犯從後座刺死駕駛員警
時間倒轉到2008年11月9日,台北市中山警分局大直派出所鄭姓員警在北安路查獲通緝犯戴偉華,回報派出所請求支援,員警賴智彥開警車前往協助,戴男被押解坐到後座,由賴獨自載回派出所,鄭則在後方騎乘警用機車跟隨。
未料車子剛抵達派出所,戴男突然拿出預藏的水果刀,朝前座的賴員猛刺十多刀,當場賴傷重昏迷在駕駛座上,跟在後方的鄭員見狀,掏出警槍打破左後車窗,雙方一度對峙,最後派出所小隊長持球棒敲破玻璃,將戴拖到車外制伏。
賴員傷重殉職,從警還不到一年,賴的姊姊和女友也是警察,家屬悲痛不已,戴則依殺人罪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定讞。
● 痛定思痛:搜身、上銬、雙人押送…還多了「安全防護罩」
警方檢討事故原因,除了一開始未對戴嫌搜身、上銬等疏失,並加強特考班員警訓練,也三令五申解送人犯絕對要雙警以上的人力,時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要求外勤警每人都要配發一手銬。
由於賴員是開車時被後座的嫌犯刺殺,讓警政署重新研究警車內部是否安全性不足?當時召集警界內外勤人員研議,並參考各國警車內裝設備及蒐集資料,多次會商研討後,將「安全防護罩」的裝置,加裝在全台警車內部,隔離前座和後座,並在2011年全面納入警車必備配件之一。
● 罩得住:毒鴛鴦裝吐 伺機奪槍奪車失敗
安全防護罩的功效如何?桃園一對曾姓男子和陳姓女子因毒品案被逮捕,兩人雙手被反銬在背後,卻不斷佯裝嘔吐,跟他們一起坐在後座的員警給陳女塑膠袋裝嘔吐物,未料陳女竟將塑膠袋趁機套在員警頭上,曾男則將趁隙奪下警槍,幸好機警的員警早一步先將彈匣解落。
曾男沒察覺奪到空槍,將槍口指向正在開車的林姓警員喝斥「我開槍囉」,2人還試圖爬到駕駛座奪車,不斷踹著駕駛座後方的安全防護罩,試圖爬到駕駛座,林見情況緊急,緊急停車後,掏出警槍,一發擊傷陳女的左小腿,並與後座的同事合力制伏曾男。
警界人士分析,若當時沒有安全防護罩,嫌犯爬到駕駛座,即便沒有成功奪車,但恐怕會嚴重影響開車的員警,造成車禍發生,後果不堪設想。
● 缺點:冷氣吹不到後面、難支援後座、緊急逃生不便
雖然警車內的防護罩讓員警在押解嫌犯時較為安心,但有基層警察認為,若員警在後座與嫌犯發生爭執,前座員警因防護罩遮擋,可能無法立即支援。
此外,若發生車禍,前座駕駛無法打開門,若要從後座逃生,也會因防護罩阻擋難行,加上夏天又悶熱,冷氣因防護罩吹不到後座,讓坐在後座的員警汗流浹背。
警政署則指出 ,安全防護罩是可拆卸式的配備,可視狀況機警拆卸,例如發生車禍,前座車門打不開,可以從前座拆掉防護罩,爬到後方,而且平時巡邏時不需裝設,也可避免巡邏時悶熱,但押解人犯時必須立即安裝,不能再讓刺殺員警的憾事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