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香春捲一捲就能飽餐一頓。(記者廖淑玲攝)
[記者廖淑玲/雲林報導]春捲一般都是清明節才會大賣,但在虎尾中正路卻有一家春捲賣了40幾年,全年無休,從爸爸傳到兒子、媳婦,成為在此地唸書畢業了、或是出嫁到外地女兒懷念的好滋味。
民國38年隨著國軍撤退來台的張廣鎮,在虎尾與張梅香結婚,為了養家活口,河南籍的他從小就吃著母親做的春捲長大,於是想到賣春捲,一開始是騎著三輪車在街頭到處叫賣,因為料好、價錢實在,又是當天新鮮現做,累積一群老顧客。
後來虎尾鎮第一公有市場成立,夫妻倆就在虎尾鎮中正路58號市場口設攤就叫「廣香春捲」,如今完全由兒子張長順、媳婦薛藝雯接手,因為秉持一貫的好味道,至今只要一開攤就是門庭若市。
這家「廣香春捲」餡料超級豐富,有高麗菜、豆芽菜、芹菜、韭菜、紅蘿蔔、豆干,還有一般店家少有的菜脯、白切肉、蝦米、蛋皮、油麵等,大大增加飽足感、加上滿滿的各類蔬菜,尤其再灑上花生粉、糖粉,真的是一捲在手就能讓人飽餐一頓,而白切肉也能滿足肉食主義者的口慾,因為被公推美味好吃,還被標示在虎尾觀光導覽地圖,連立委張麗善都是老主顧,三不五時來買。
張長順說,春捲的由來,一說是古人只要逢立春日,就會用一種薄如蟬翼的麵餅皮包裹許多春季蔬菜再加以油炸,當時被稱為「春盤」,象徵「咬春」代表好運到,明、清時期成為宮廷必備點心,甚至在滿漢全席佔一席之地。
另一說是,因為清明節有掃墓習俗,前一天家中多不生火煮飯以冷食為主,所以清明前一天又稱「寒食節」,當時的人就將菜包入餅皮中稱為「潤餅」又叫「春餅」或「春捲」,相傳至今成為清明節必吃食物,但在他們家天天都能吃到。
因為就讀虎尾科技大學的李瓊惠,在學生時代就經常到中正路買廣香春捲,後來嫁到西螺,每次回虎尾也一定會買來吃解解饞,再帶回西螺讓家人品嚐,至今20幾年,早成了老主顧。
嫁到張家21年的薛藝雯,夏天早上5點就得起床備料,炒菜、煎蛋皮,一直到上午9點開攤賣到晚上8點,如果生意太好,經常賣到下午4、5點就被買光,老饕們想吃就得等隔天,總是忙得不可開交,連婆婆張梅香都誇讚「娶到好媳婦」,婆媳和樂也贏得鄰里稱許。
廣香春捲餡料新鮮又豐富,都是當天現做。(記者廖淑玲攝)
嫁到張家21年的薛藝雯總是在攤前忙得不可開交。(記者廖淑玲攝)
婆婆張梅香常誇讚薛藝雯是「好媳婦」,婆媳和樂贏得鄰里稱許。(記者廖淑玲攝)
薛藝雯現做的蛋皮最受顧客歡迎,新鮮又美味。(記者廖淑玲攝)
嫁到西螺的李瓊惠每回虎尾一定到廣香買春捲。(記者廖淑玲攝)
虎尾中正路廣香春捲賣了40幾年,是虎尾街頭傳香的好味道。(記者廖淑玲攝)
廣香春捲一開攤就門庭若市。(記者廖淑玲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