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記者徐義平/台北報導〕蔡政府意識到首都「老化」問題,除力拚「都更條例修正草案」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三讀外,也在去年五月發布實施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」;但房產業者直言,北市都更案進度緩慢的主因,除法令卡關外,最主要還是翻新速度遠不及老化速度。
自從「文林苑事件」後,延宕近五年的都更條例修法草案在立法院審到第九條,預期最快上半年才可望通過;日前「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草案」立院完成三讀,七月一日預計掛牌,將加速進行公辦都更案,配合都更條例修法完成,所有類型的都更案就可鳴槍加速起跑。
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分析,「危老條例」提供「容積獎勵明確化」、「放寬建蔽率及高度管制」、「賦稅減免」等三大誘因,並增設相關配套,對於過去無緣參與都更,或整合到一定階段的地主、建商,可算是有具體誘因,也算是解決北市老宅多、老人多的好消息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協理蘇啟榮指出,要解決老人、老宅問題,得透過整體都更政策才能根本解決;以日本為例,部分都更案會將高齡生活設施規畫在內,打造社區高齡照料中心,不但可讓住宅建構與使用面符合高齡需求,也透過社區設施打造高齡生活空間;建議政府可從大規模公辦都更著手,打造示範案例。
全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張瀞勻指出,北市老人住老屋已成危機,未來狀況只會更差,許多老人家只能坐困老宅;當務之急就是利用都更改善,但在新建案讓利、房價修正下,造成都更整合更加困難,建議經由優惠稅制、都更流程簡化、公權力介入,加快都更進行速度。
-
北市都更案進度緩慢,最主要還是翻新速度遠不及老化速度。(資料照)
報導來源:自由時報【原文網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