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黃明堂/專題報導
民國89年,台東市大同路底的海岸,「兵臨城下」般地海水直逼堤防,經「突堤」攔沙養灘18年,陸地逐漸「長回來」,海水目前退到距堤100公尺外!
海蝕吃地 成功舊台11線變海底
中老一輩的台東人,對大同海濱的海岸消長感受深刻!1位50歲的陳姓市民說,小時候到大同海濱公園,從堤防往外走過100多公尺的沙灘,才會碰到海水。但他30歲時,海水已逼近堤防了,連第1線消波塊都被吞沒。台東市海岸陸地幾乎都面臨海蝕威脅,約20年前,縣府興築太平溪到利嘉溪間海岸自行車道,也被海蝕而破碎中斷。
水利署第八河川局說,海蝕是東部海岸自然現象,長浪不斷拍打海岸,將土石帶入海底,相對造成陸地流失,這種現象在東海岸更嚴重,成功鎮最早的台11線省道,已經變成海底了。
突堤造陸 排列與海岸垂直
不過,不知不覺中,陳姓市民驚覺大同海岸幾乎回到小時候模樣,下堤防後要走100公尺才能碰到海水,沙灘也已長出草了,不同的是,在有些沙灘下,有堅硬的水泥物,從堤防向海方向排列,它們跟常見消波塊一樣,只是排列呈與海岸垂直,工程名稱叫「突堤」,它們正是找回記憶中海岸的大功臣。
八河局管理課長姚敏郎89年間到台東服務,第1個任務就是協辦搶救台東市海岸。他說,突堤的功能是攔沙養灘,聚沙成陸地。姚敏郎說,從卑南溪以南到利嘉溪間近6公里長的海岸,八河局分段投放消波塊築起與海岸線垂直的70座突堤,卑南溪入海挾帶大量沙土,出海後被海流往南帶,沙被突堤攔截後蓄積,經年累月,就造出陸地。
大同海堤外30公尺處有道消波塊防線,與八河局在民國75年投放阻浪的,就是當時灘線位置,目前這道防線已被沙淹沒,僅冒出頭部,現有灘線則退到距堤100公尺外,也就是說,沙灘長回了70公尺寬度,並長出植物,成為濱海新綠帶。
姚敏郎說,台東市突堤養灘奏效,面臨嚴重海蝕的東海岸卻不能如法炮製,因為東海岸溪流源自海岸山脈,短促陡峭,缺乏沙源,養灘不易。
-
從GOOGLE地圖上可看出台東市突堤攔沙造陸成效。測量起點位置為海堤外30公尺的消波塊防線,是民國75年灘線位置,測量終點為現有灘線,兩者相距約70公尺。(記者黃明堂翻攝)
-
消波塊是養灘前的灘線位置,右側沙灘即為養灘造陸所「長回來」的陸地。(記者黃明堂攝)
報導來源:自由時報【原文網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