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張慧雯/特稿
蔡政府推動二○二五非核家園目標,太陽能是綠能政策的重要一環,不管是政策補助地面型或屋頂型種電,業者估算相關設備商機達三千億元,但卻成為中企(或外企)眼中的「肥羊」;「外皮中骨」轉道登陸台灣搶食大餅的傳言不斷,假如政府相關單位無法嚴格把關,不僅會打壞國內太陽能市場價格,肥了中企、瘦了台廠,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九月初,經濟部第一個地面型太陽光電「嘉義縣鹽灘地標案」競標,新加坡商速力(SOLEQ)開出每度費率二.六元超低價搶標,擊退眾多台廠;一個多月後,速力母公司Equis集團宣布,將被美國私募基金業者GIP(全球基礎建設夥伴)、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海外子公司(CIC Capital)、加拿大退休基金PSP組成的財團,以含債務約新台幣一五一五億元完全收購;中投等於間接拿下Equis近二十%股權。
母公司都決定要出售了,速力為何要來台搶標太陽能電站?有台廠懷疑,速力根本不是其宣稱要達到太陽能站的經濟規模、有助拉高售價,很有可能是中投藉此轉道進入台灣,試踩蔡政府紅線。
阿特斯二○○六年於那斯達克掛牌時,中媒更敲鑼打鼓宣稱是「首家中國太陽能廠於美國掛牌」,雖登記在加拿大,但生產地以中國為主;據透露,阿特斯十一月申請來台設廠時,向投審會保證是一家「外商」,也拿出那斯達克掛牌「當保證」,但核准設廠後不到一個月,就要從那斯達克下市,投審會官員恐覺得是被擺了一道。
「外皮中骨」太陽能公司接二連三進入台灣市場卡位,如果都以「灰色地帶」成功闖關,難保不會再有第三、第四家;但或許不用到第三、第四家,光是阿特斯一家的模組產能,就可將台灣市場吃乾抹淨,也難怪一票台廠急如熱鍋上螞蟻。
-
「外皮中骨」太陽能公司接二連三進入台灣市場卡位。圖為阿特斯陽光動力集團LOGO。(取自網路)
報導來源:自由時報【原文網址】